色彩的调和-【展览设计知识】
人们把“和谐"作为美的基本原则,视变化中的秩序和统一为“美的方程式”。
色彩调和是色彩构成中的重要环节,掌握好各种调和的构成法则,缩小、缓解某些色彩的过量对立与差异,理清画面的主次关系,保持色调的和谐统一,才能显示出色彩构成的表现力,把握色彩表达的技巧,归结到最终就在于协调好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关系。
1.色彩调和的原理。
(1)从色彩视觉的生理角度讲,互补色的配合是调和的。因为人在看到某色彩时,总是欲求与此相对应的补色来取得生理平。伊顿认为:“眼睛对任何一种特定的色彩,同时要求它的相对补色,如果这种补色还没有出现,那么眼睛会自动地将它产生出来。"正是靠这种生理现象,色彩和谐的基本原则中才包含了互补色的规律。
(2)在视觉上,既不过分刺激,又不过分暧昧的配色才是调和的。配色就好像谱曲,没有起伏的节奏,则平板单调;一味高昂紧张,则杂乱反常。配色的调和取决于是否明快,过分刺激的配色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紧张和烦躁不安。
(3)由于人生活在自然中,来自自然色调的配合和连续性,就成为人视觉色彩的审美习惯和经验。自然界中景物的明暗、光影、强弱、冷暖、灰艳、色相等色彩的变化和相互关系,都有一定的“自然秩序",即自然规律,其变化是有秩序、有节奏,非常和谐的。
(4)配色调和与色相、明度、纯度和面积等有关。
2.色彩调和的类型。
(1)同类调和。同类调和是在同类色相的色彩中,通过明度或纯度的变化来构成画面。同类调和也是最基本的调和法则,凡是同类色的配色都很容易达成调和。
(2)近似调和。是指色彩对比在相邻的色相范围内进行,就能获得色彩调和。与同类调和相比,近似调和除了明度、纯度的变化外,还有小范围的色相变化。同类色虽然容易达成调和,但掌握得不好,会有单调平淡之感,近似调和有色相的变化,可以丰富画面,又因这种变化只在近似色中产生,不会造成过分的视觉跳跃。用近似调和对色彩进行归纳、调整,对治理画面色彩的散乱和把握画面中的非主题对比是比较有效的。
(3)同一调和。同一调和是一种弱对比调和。同一调和使色彩调和的范围从同类色、近似色扩展到包括互补色在内的所有色彩,同一调和法的运用,使互不相容的对比色彩有可能协调到一起。
(4)分割调和。又称“间隔调和",是在两种对立的色彩之间建立起一个中间地带,来缓冲色彩的过度对立同一调和和分割调和都可以在所有的色彩之间运用,不同的是同一调和需要在相互对立的色彩中混人媒介色,从而或多或少地改变了原有色彩的纯度和特性,以对立色彩双方各自作出让步来达成和谐,这一调和法处理不当,容易失去画面原有的力度;而分割调和可以不改变色彩的任何属性,因而处理得当既可以加强,又可以减弱画面原有的强度、力度、个性,也利于控制画面的色调。
(5)面积调和。通过增减对立色各自占有的面积,造成一方的较大优势,以它为主色调来控制画面,达成调和,因而面积调和也称为优势调和。
展览展示设计厂家知识拓展 :
在同纯度情况下,大面积处主导,小面积处诱导。
大面积灰色,其小面积纯色处主导,因为灰色无色相。
面积等量时,其色相应向同类色靠拢。
面积等量时,其纯度差应加大。
采用补色时,应用一间色来缓解其冲突,或降低其中一色的纯度。